成都
[ 选择城市 ]
专业权威展示优秀陵园,全程帮逝者选理想墓位
0371-65050950

不尊重死亡的人,不懂得敬畏生命!

浏览量:515

  1999年,巴金先生病重入院。

  一番抢救后,终于保住生命。

  但鼻子里从此插上了胃管。

  “进食通过胃管,一天分6次打入胃里。”

  胃管至少两个月就得换一次。

  “长长的管子从鼻子里直通到胃。

  每次换管子时他都被呛得满脸通红。”

  长期插管,嘴合不拢,巴金下巴脱了臼。

  “只好把气管切开,用呼吸机维持呼吸。”

  巴金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。

  可是他没有了选择的权利。

  因为家属和领导都不同意。

  “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下去。”

  哪怕是昏迷着,哪怕是靠呼吸机。

  但只要机器上显示还有心跳就好。

  就这样,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。

  他说:“长寿是对我的折磨。”



  2


  “不要再开刀了,开一个,死一个。”

  原上海瑞金医院院长、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朱正纲,

  2015年起,开始四处去“拦刀”。

  他在不同学术场合央求医生们说,

  “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。”

  现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一到医院,

  首选就是开刀,然后再进行化疗放疗。

  “就是先把大山(肿瘤主体)搬掉,

  再用化疗放疗把周围小土块清理掉。”

  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。

  “其实开刀不但没用,还会起反作用。

  晚期肿瘤扩散广,转移灶往往开不干净。

  结果在手术打击之下。

  肿瘤自带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。

  导致它们启动更强烈的反扑。

  所以晚期胃癌患者在术后几乎都活不过一年。”


  而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都采用“转化治疗”。

  “对晚期肿瘤患者一般不采取切除手术。

  而是尽量把病灶控制好,让其缩小或慢扩散。

  因为动手术不但会让患者死得更快

  而且其余下日子都将在病床上度过。

  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。”

  所以,朱正纲现在更愿称自己是“肿瘤医生”。

  外科医生关注的是这次开刀漂不漂亮。

  肿瘤医生则关注患者到底活得好不好。

  “这有本质的区别。”


  3


  美国是癌症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。

  当美国医生自己面对癌症侵袭时。

  他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选择的呢?

  2011年,美国南加州大学副教授穆尤睿。

  发表了一篇轰动美国的文章——《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?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,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》。

  “几年前,我的导师查理。

  经手术探查证实患了胰腺癌。

  负责给他做手术的医生是美国顶级专家。

  但查理却丝毫不为之所动。

  他第二天就出院了,再没迈进医院一步。

  他用最少的药物和治疗来控制病情。

  然后将精力放在了享受最后的时光上。

  余下的日子过得非常快乐。”

  穆尤睿发现,其实不只是查理。

  很多美国医生遭遇绝症后都作出了这样的选择。

  “医生们不遗余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。

  可是当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,

  他们选择的不是最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手术。

  而是选择了最少的治疗。”

  他们在人生最后关头,集体选择了生活品质!


  “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,

  被东开一刀,西开一刀,

  身上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后,

  被挂在维持生命的机器上……

  这是连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。

 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:

  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,请你杀了我。”

  一个人失去意识后被送进急诊室,

  通常情况下家属会变得无所适从。

  当医生询问“是否采取抢救措施”时,

  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:“是。”

  于是患者的噩梦开始了。

  为了避免这种噩梦的发生,

  很多美国医生重病后会在脖上挂一个“不要抢救”的小牌,

  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,

  有的医生甚至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。

  “这样‘被活着’,除了痛苦,毫无意义。”


  4


  罗点点发起成立“临终不插管”俱乐部时,

  完全没想到它会变成自己后半生的事业。

  罗点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,

  有一次,她和一群医生朋友聚会时,

  谈起人生最后的路,大家一致认为:

  “要死得漂亮点儿,不那么难堪;

  不希望在ICU,赤条条的,插满管子,

  像台吞币机器一样,每天吞下几千元,

  最后‘工业化’地死去。”

  十几个老人便发起成立了“临终不插管”俱乐部。

  随后不久,罗点点在网上看到一份名为“五个愿望”的英文文件。

  “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。”

  “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支持生命医疗系统。”

  “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。”

  “我想让我的家人朋友知道什么。”

  “我希望让谁帮助我。”

  这是一份叫作“生前预嘱”的美国法律文件,

  它允许人们在健康清醒时刻通过简单问答,

  自主决定自己临终时的所有事务,

  诸如要不要心脏复苏、要不要插气管等等。

  罗点点开始意识到:“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,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!”

  于是她携手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,

  创办了中国首个提倡“尊严死”的公益网站——选择与尊严。


  “所谓尊严死,就是指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,

  放弃人工维持生命的手段,

  让患者自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,

  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。”

  陈小鲁一直后悔没有帮父亲有尊严地离开。

  陈老帅病重到最后,已基本没有知觉。

  气管切开没法说话,全身插满了管子,

  就是靠呼吸机、打强心针来维持生命。

  “父亲心跳停止时,电击让他从床上弹起来,非常痛苦。”

  陈小鲁问:“能不能不抢救了?”

  医生说:“你说了算吗?你们敢吗?”

  当时,陈小鲁沉默了,他不敢作这个决定。

  “这成了我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。”


 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夫人李又兰,

  了解罗点点和陈小鲁倡导的“尊严死”后,

  欣然填写了生前预嘱,申明放弃临终抢救:

  “今后如当我病情危及生命时,

  千万不要用生命支持疗法抢救,

  如插各种管子及心肺功能启动等,

  必要时可给予安眠、止痛,

  让我安详、自然、无痛苦走完人生的旅程。”

  2012年,李又兰病重入院,

  家属和医生谨遵其生前预嘱,

  没有进行过度地创伤性抢救,

  李又兰昏迷半日后飘然仙逝,

  身体完好而又神色安宁,家人伤痛之余也颇感欣慰。

  “李又兰阿姨是被生前预嘱帮到的第一人。”罗点点很感动。



  5


  经济学人发布的《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》:

  英国位居全球第一,中国大陆排名第71。

  何谓死亡质量?就是指病患的最后生活质量。

  英国为什么会这么高呢?

  当面对不可逆转、药石无效的绝症时,

  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。

  何谓缓和治疗?

  “就是当一个人身患绝症,

  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,

  便采取缓和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,

  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,

  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。”

  缓和医疗有三条核心原则:

  1、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;

  2、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;

  3、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。

  英国建立了不少缓和医疗机构或病房,

  当患者所罹患的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时,

  缓和医疗的人性化照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基本人权。


  这时,医生除了“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症状的办法”外,还会向患者家属提出多项建议和要求:

  1、要多抽时间陪病人度过最后时刻。

  2、要让病人说出希望在什么地方离世。

  3、听病人谈人生,记录他们的音容笑貌。

  4、协助病人弥补人生的种种遗憾。

  5、帮他们回顾人生,肯定他们过去的成就。

  …………

  肝癌晚期老太太维多利亚问:“我可以去旅游吗?”

  医生亨利回答:“当然可以啊!”

  于是维多利亚便去了向往已久的地方。


  6


  中国的死亡质量为什么这么低呢?

  一是治疗不足。

  “生病了缺钱就医,只有苦苦等死。”

  二是过度治疗。

 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。

  尤其是后者,最让人遭罪。

 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肿瘤科主任刘端祺,

  从医40年至少经手了2000例死亡病例。

  “钱不要紧,你一定要把人救回来。”

  “哪怕有1%的希望,您也要用100%的努力。”

  每天,他都会遭遇这样的请求。

  他点着头,但心里却在感叹:

  “这样的抢救其实有什么意义呢!”

  在那些癌症病人的最后时刻,

  刘端祺经常听到各种抱怨:

  “我只有初中文化,现在才琢磨过来,

  原来这说明书上的有效率不是治愈率。

  为治病卖了房,现在还是住原来的房子,

  可房主不是我了,每月都给人家交房租……”

  还有病人说:“就像电视剧,

  每一集演完,都告诉我们,

  不要走开,下一集更精彩。

  但直到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,

  尽管主角很想活,但还是死了。”


  病人不但受尽了罪,还花了很多冤枉钱。

  数据显示,中国人一生75%的医疗费用,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。

  有时,刘端祺会直接对癌症晚期病人说:

  “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。”

  结果病人家属投诉他。

  没多久,病人卖了房来住院了。

  又没多久,病床换上新床单,人离世了。

  整个医院,刘端祺最不愿去的就是ICU,

  尽管那里陈设着最先进的设备。

  “在那里,我分不清‘那是人,还是实验动物’。”

  花那么多钱、受那么多罪,

  难道就是为了插满管子死在ICU病房吗?



  7


  穆尤睿做梦都没想到,

  自己的文章会在美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。

  这篇文章让许多美国人开始反思:

  “我该选择怎样的死亡方式?”

  美国人约翰逊看完这篇文章后,

  立即给守在岳母病床前的太太打电话:

  “现在才知道,对于临终者,

  最大的人道是避免不适当的过度治疗。

  不要再抢救了,让老人家安静离开吧!”

  太太最终同意了这个建议。

  第二天,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间。


  这件事,也让约翰逊自己深受启发:

  “我先把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写下来。

  将来若是神智清楚,就算这是座右铭;

  如果神智不清了,就把这个算作遗嘱。”

  于是,约翰逊写下了三条“生前预嘱”:

  1、如果遇上绝症,生活品质远远高于延长生命。我更愿意用有限的日子,多陪陪亲人,多回忆往事,把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尽量做一些。

  2、遇到天灾人祸,而医生回天乏术时,不要再进行无谓的抢救。

  3、没有生病时,珍惜健康,珍惜亲情,多陪陪父母、妻子和孩子。

  随后,约翰逊拨通电话,向穆尤睿征求意见。

  穆尤睿回答:“这是最好的死亡处方。”

  当我们无可避免地走向死亡时,

  是像约翰逊一样追求死亡质量,

  还是用机器来维持毫无质量的植物状态?

  英国人大多选择了前者,

  中国人大多选择了后者。



  8


  如果你是绝症患者家属,

  你期待家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告别人世?


  不久前,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陈作兵,

 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后,

  没有选择让父亲在医院进行放疗化疗,

  而是决定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——和亲友告别,回到出生、长大的地方,和做豆腐的、种地的乡亲聊天。

  他度过了最后一个幸福的春节,

  吃了最后一次团圆饭,7菜1汤。

  他给孩子们包的红包从50元变成了200元,

  还拍了一张又一张笑得像老菊花的全家福。

  …………

  最后,父亲带着安详的微笑走了。

  父亲走了,陈作兵手机却被打爆了,

  “很多人指责和谩骂我不孝。”

  面对谩骂、质疑,陈作兵说:

  “如果时光重来,我还会这么做。”

  尼采说:“不尊重死亡的人,不懂得敬畏生命。”

  我们,至今还没学会如何“谢幕”!


落叶购墓全程服务

24小时咨询热线:0371-650509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