狄更斯《远大前程》的开头,描写了一座公墓,主人公小皮普是个孤儿,从来没有见过父母的他,只能通过墓碑的铭文,来想象他们的样子。对于小皮普来说,墓地不是终结,而是伴随他一生的永恒。有人说,在欧洲想要深度了解一个城市,除了博物馆,墓地也是一个好去处。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可能再过几代人,全世界就没有新的墓地可以用了。因此,现存的那些“别致”的墓地,特别值得我们珍惜。
这些有名的墓地 你要去打卡吗?
以打趣的形式缅怀逝者,你能想象吗。萨潘塔,是罗马尼亚北部的一个小镇,这里只有3000多位本地居民,平时很少会出现外来陌生面孔,但是近几年,却有大量的游客涌入,事情的起因,要从小镇中的墓园说起。
在萨潘塔,居民们对死亡有与众不同的见解。这里的公墓,名叫“快乐公墓”:首先,墓碑不再拘泥于古板的黑白造型,并且还能使用各种彩绘,用来增加美感。其次,墓碑中间要有一幅经典的木雕画,用来总结和概括死者的一生。
而在捷克的布拉格,也有一个著名的公墓景点,这个公墓埋葬了死于15世纪到18世纪的犹太人,是整个欧洲保留下来最老的犹太墓地。由于公墓的面积有限,而且在当时,布拉格的犹太人不被允许在犹太区之外埋葬自己的亲人,这意味着当墓地用尽空间时,他们只能把自己逝去的亲人葬在祖先的遗骨之上。
这个公墓埋葬着不少历史名人,如著名学者耶胡达、科学家莫迪凯梅塞尔等等。但是到了以后,你会发现根本找不到他们。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,这些墓碑上的碑文已经淡化掉了,慢慢变成一块块普通的石头。
而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坟墓,莫过于托尔斯泰的坟墓了。对此,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经说道,“我在俄国多见到的景物,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、更感人的了”,他认为,这是“世间最美的坟墓”。
当年11月20日,托尔斯泰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逝世。他去世后,关于自己的坟墓,留下了这样的遗嘱: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样,用最便宜的棺材为我做一个最便宜的坟墓。
于是,这块朴素的墓地,就成为了伟大作家的长眠之地。没有墓碑,没有墓志铭,就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,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,无人守护,夏天长满了绿草,冬天便被皑皑白雪覆盖,但是,这一点也不妨碍他的伟大。
对于自己的墓地,托尔斯泰的遗愿无疑是朴素的,但是你知道吗,墓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,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,如今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着“墓地危机”,就算是托尔斯泰那样朴素的想法,都难以实现。
越来越严重的墓地危机 真的无解吗?
目前世界上现有人口约77亿,按照这个速度,预计到2023,人口将达到80亿,2037年将达到90亿,而每年死去的人数约有5700万。很多地方都出现了“墓地危机”。
在英国墓地和火葬场几乎“人满为患”的情况下,如何处理死者遗体成英国人最头疼的问题。英国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约翰阿什顿,就提出了一个有些骇人听闻、却“势在必行”的建议:实行“尸体堆肥”。
在这种“绿色墓葬”中,逝者尸体与木片、稻草和其他可堆肥材料,一起被放在可重复利用的“棺材”中。大约30天后,这些材料会将尸体分解成促进树木或蔬菜生长的肥料。不过讽刺的是,这个“绿色墓葬”的提议者本人明确表示,自己不愿意成为该方案的贡献者,不想成为堆肥。
再说上海,根据专家的测算,到2040年,上海会达到老龄化人口死亡峰值,年死亡人口大约在25万左右,由于土地资源紧缺,很多公墓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。所以,很多人提出,如果要彻底解决墓地危机,还得从改变人们的观念做起。说白了,就是要让人们接受更加新型骨灰处理方式,也就是不占地儿的埋葬方式。比如说杭州,就推出了“生命晶石”这种全新的骨灰处理方式。一种特殊装备用超高温的形式,将骨灰细化成粉末状,再经过高压、冷却等步骤,骨灰就变成了圆圆的晶石。
在北京,八宝山也推出了与杭州“生命晶石”类似的生态葬,在杭州的基础上,他们还增加了可以佩戴的装饰品部分。
不过遗憾的是,尽管国内现在推出了各种生态环保的骨灰处理方式,但是人们的接受度并不高,眼下,满打满算也只有10%左右。有人觉得,如何处理骨灰这件事情,背后折射的是人们如何看待死亡的态度。就全世界来说,传统的主流观念,是将死亡视为悲伤且充满禁忌的事情,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有些观念正悄悄地发生改变。
在这样观念的驱动下,来自英国贾森里奇开了一家专门制作骨灰唱片的公司。骨灰唱片这样的纪念品,或许可以算是一个更温和、更及时的提醒:让你意识到死,热爱着生,不时地,坐下来静静地听一听。
其实现在最常见的,就是用骨灰来种一棵树,或是栽一盆花;当然,还有人会用骨灰制作钻石;有纹身师把骨灰做成墨水,在家属的身上绘制纪念图案;美国的一个工作室还把它做成沙漏,生动演绎了“生命的流逝”。还有更直接的,把骨灰制作成烟花,让大家见识一下,什么叫生如夏花绚烂,死后亦是如此。如何存放骨灰,归根结底,只是外在形式,它不会妨碍我们对逝去的亲友伙伴的思念。毕竟死亡不是真正的结束,遗忘才是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0371-65050950